品种主要性状
该品种为中熟大穗型晚粳稻,株高适中,剑叶直立,叶姿挺拔,叶色深绿,茎秆粗壮,穗型较大,着粒较密,谷粒圆粒型,颖尖无芒、无色。落粒性中等,穗形直立。湖北省单季粳种植全生育期138天左右,双季晚125天。株高85厘米左右,亩有效穗21万,穗长15.4厘米,每穗总粒数135-140粒,最大主穗286粒,结实率92%左右,千粒重25.2克。经省农科院植微所抗性鉴定,平均叶瘟0级,穗瘟1.5级,穗瘟损失率2.9%;白叶枯病4.0级;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,平均整精米率71.5%,长宽比1.9,垩白粒率15.0%,垩白度1.9%,透明度1级,胶稠度72.0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4.4%,米质多项指标达到国标1级,综合2级。生育期适中,分蘖力较强,抗倒性极好。米粒晶莹剔透,无腹白,食味佳。抗稻瘟病,中抗白叶枯病。后期叶青籽黄,推迟收割不倒伏。
适应性
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,比对照秀水63增产5.8%和8.5%,均达极显著水平,两年省区试比对照增产7.1%。2017年省湖北直播种植试验平均亩产658.7公斤,比对照鄂晚17增产9.8%。2018年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卧龙乡、开发区闵集乡,武汉市东西湖种植,亩产均750公斤左右,肥沃地高水平种植可达800公斤。丰产潜力特别大。
主要栽培措施
1、适播种培育壮秧,做单晚移栽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,直播在5月20日以后为宜,直播用种量在5公斤。每推迟10天直播应该按实际情况增加用种量1公斤。
2、适时移栽合理密植,育秧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为宜,机播秧龄控制在18-20天,中上等肥力田块每亩数1.6万穴左右,基本苗5-6万,肥力较差的田块数1.8万穴左右,基本苗6-8万。
3、科学肥水管理。该品种需要中等偏上的肥水管理,一般亩施纯氮18-20公斤左右,肥料运筹掌握“前重、中稳、后补”的原则,早施分蘖肥,在中期稳健的基础上适时施好穗肥,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:4为宜,水浆管理掌握前期浅水勤灌,当茎蘖数达到22万左右时,分次适度搁田,后期湿润灌溉,抽穗前后应该保水,成熟后7-10天断水,切勿断水过早。
4、病虫草害防治,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,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、稻蓟马等的防治,直播田除草要在早期“一封二杀三除”的原则尽早处理。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、螟虫、稻飞虱等。抽穗前后期特别要注意稻曲病的防治。
适宜种植区域
适宜在浙江省、上海市、江苏南部作单季晚粳及湖北省沿江同一生态区作单季晚、双季晚粳稻。特别适合低湖田、藕田、瓜翻田,高肥水藜蒿茬田直播种植。
种植季节
建议播种期为5月20日6月30日。请种用户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和当年的气候条件选择最佳播种期。
风险提示
1本种子原种一代,不建议留种。连年换种,对比增产10%左右。因自然灾害、特殊气候、环境因素、病虫草害和人为操作不当等造成的损失,不属于种子质量问题;
2特别往年种植直播稻或稻草还田的田块,容易落粒产生自生稻从而导致田间混杂,与种子纯度无关。
3遵照当地农技部门的技术指导,及时有效防治稻瘟病、纹枯白叶枯病、稻曲病、螟虫、稻飞虱等病虫害。